脂肪是怎么排出体外的?
脂肪是怎么排出体外的?

脂肪是怎么排出体外的?

“流汗越多,燃脂越快”“运动半小时后才开始烧脂肪”“节食能疯狂燃脂”——关于脂肪燃烧,你是不是也听过这些说法?但真相可能颠覆你的认知。今天就用3分钟讲清楚:脂肪到底是怎么被消耗的,又该如何高效燃脂。

脂肪是“呼”出去的

很多人以为运动时大汗淋漓,就是脂肪在燃烧,其实错了。科学研究发现:脂肪的主要排出方式是呼吸。

当脂肪被分解时,1分子脂肪(由碳、氢、氧组成)会与氧气结合,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(CO₂)和水(H₂O);其中,约84%的脂肪通过呼吸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;剩下16%变成水,通过尿液、汗液或呼吸排出。

比如跑步1小时(中等强度),大约消耗25克脂肪,这相当于呼出70克二氧化碳(能装满3个12升的气球);产生27克水(约3个瓶盖的量)。而运动后体重掉的“一斤”,大多是脱水,和脂肪消耗没多大关系。

脂肪是身体的3个“供能部门”之一

想高效燃脂,得先了解身体的“能量分配规则”。

1.碳水(糖):像电池,即插即用,储备少(约能供能1-2小时),是高强度运动时的主力。

2.脂肪:像汽油,储备量大(能供能好几天),低强度活动时供能占比达45%-50%。

3.蛋白质(肌肉):像备用电池,平时很少用,只在极端缺能量时“应急”。

日常生活中,身体是“混合供能”的——脂肪和碳水一起工作。但如果过度节食,碳水储备耗尽后,身体会启动“糖异生”,分解肌肉来供能;同时会进入“节能模式”,降低脂肪燃烧效率,反而让你更难瘦。
这样做,才能真正“烧掉”脂肪

1.别节食,留个小热量差

每天创造200-500千卡的热量差(比如少吃一口主食,多走20分钟),既能燃脂,又不会让身体进入“节能模式”。过度节食只会让你掉肌肉,还容易反弹。

2.运动不必等“30分钟后”

只要动起来,脂肪就会参与供能,只是不同强度的运动,脂肪供能比例不同:

中低强度(快走、爬坡):脂肪供能占比高(约50%-70%);

高强度(#HIIT、打球):当时脂肪供能少,但运动后能持续燃脂(“后燃效应”)

选自己能坚持的运动最重要,每周动够150分钟,效果就很明显。

3.睡够8小时,躺着也能燃脂

睡眠时是脂肪氧化的高峰期,供能占比达50%-60%。睡够8小时,一晚上就能消耗30克左右的脂肪(约400-600千卡)。熬夜则会打乱代谢,让脂肪更难燃烧。

发表评论